作者:日站君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口罩可以说是“生活必备品”了,一定水平上,口罩就是我们的“掩护神! 
    然而在我们没有注意的地方,它反而在危害着生态环境、一些生物的生命。今天,就带各人了解一下,口罩的“另一面”。 
    
     口罩污染,比你想得更严重!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堆废弃的蓝色口罩! 
    这可不是开玩笑啊,还记得法国的海洋掩护组织成员在去年的时候,曾经调侃地说,“法国刚刚订购了20亿只口罩,地中海里的口罩马上就要比水母还多了”,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世界自然环境掩护组织曾经提醒说,如果所有口罩里,有1%处置惩罚不妥,那每月就可能有1000万只废弃口罩。 
    或者直白一点,据OCEANS ASIA(亚洲海洋组织)在2020年12月的最新陈诉里显示,2020年,全球至少有15.6亿个口罩被丢弃! 
    这些口罩相当于产生了4680吨至6240吨的塑料垃圾,或流入海洋、或掩藏在土地中,而废弃的口罩单纯靠自然环境来降解,那得450年左右! 
    
    
    很多人可能平时感觉不到,但这绝不代表“口罩污染”不存在,首当其冲的是全球的野生动物! 
    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郊外,猴子的手里拿着的不是四处觅食找来的食物,而是不知道从哪捡来的口罩,强烈的好奇心让它们分解这些口罩、以为是食物放进嘴里吞咽下去,如果套在体型比力小的脖子上,那更糟,容易有被勒死的风险! 
    
    
    自然界的鸟类也不能幸免,它们不比人类的手脚灵活,如果口罩的绳子缠到脚上,短短的距离限制了觅食,等候它们的不是救援就是死亡。 
    
    像英国切姆斯福德的这只海鸥,就比力幸运了。被发现救援时,它被挂绳缠住已经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双脚基本不能动弹,虽然绳子被解开,但是它的双腿会因为长时间捆绑变得肿胀、关节变形! 
    
    
    不那么幸运得就像这只企鹅,以为在海水里飘荡的黑色kn95口罩是食物,吞下后既不能消化,也没措施排出,就这么活活饿死被冲上海岸。 
    
    关于口罩的随意丢弃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只要留意一下周围,灌木丛上、草坪中、人行道上,很容易就能看到废弃的口罩。 
    
    
    
    甚至在国外,有超市里的员工诉苦,“以前购物车里最多也就是偶尔能看到一块脏兮兮的尿布,现在很多人都把一次性口罩手套扔在里面,基本次次都有,搞得我必须随身带着垃圾袋清理”! 
    
    所以,不是没有污染,而是有人在为这些行为买单。 
    
     我们能为了环境做些什么?  
    说到这,可能还是有人想不明白,口罩为什么会成为“污染”? 
    一次性口罩的主要质料是聚丙烯,它的纤维直径极细,只有1到5微米,可以很好地过滤掉杂质和空气中的病毒,而这种质料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名字:塑料。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口罩自然降解需要百年之久了! 
    
    
    
    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很多公益组织就展开了行动。 
    中国香港索罟群岛的海边,志愿者从海岸周围捡拾的就能挂满一根长长的树枝,很难让人相信的一点是,这场活动的时间仅仅过了半个小时。 
    
    很多都会除了号召市民正确处置惩罚口罩外,还专门设置了“废弃口罩垃圾桶”,由环卫部分进行专门运输、定点处置惩罚。 
    
    
    这个污染问题还被国内的媒体注意到了,其中还包罗人民日报,这些媒体呼吁的话题一度引发全网热议。 
    
    
    
    很多网友也在评论中分享自己的处置惩罚方式。 
    
    
    日站君相信很多人刚看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是五味杂陈的,固然还是会有更多的人我行我素。 
    借用张文宏医生在和混知团队推出新书《超等大脑在想啥?漫画病菌、人类与历史》的新书发布会上的话。 
    “某种意义上,当我们的能力跟神比力接近的时候,我们的道德水平、自律水平、宽容度,我们对别的物种的尊重,跟几百年前相比可以说没有丝毫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风险就会极大,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把我们给毁灭。” 
    
    口罩掩护着我们不受到病毒的侵害,却在一定水平上加速了野生动物的灭亡。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放弃掩护自己,但也不能继续伤害自然环境,只能靠我们对自身行为的约束,否则,现在的局面仅仅是个开始! 
    请丢掉口罩之前,剪掉绳子,放进袋子中扎好,投扔到垃圾桶!不要让“破坏生态”成为病毒消亡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