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启动 为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划定配额

时间:2021-01-06 14:21:08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2011年,天津、上海、重庆、深圳、广东和湖北7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启动。
   2020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赶在了最后一天报道,并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省市碳市场共覆盖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配额成交量超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金额近100亿元。
   此外,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累计签发量已近5000万吨,可满足各试点碳市场抵消要求的约为1500万吨,而各试点地区的年度碳排放配额量远超这个数。
   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举办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政策媒体吹风会,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有关情况。
   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的主体为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以及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
   吹风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启动,周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也意味着,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将被划定碳排放配额,我国第一次从国家层面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标志着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那么,碳交易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香坪村,入选“贵州省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服务平台”试点,46名贫困户凭“不砍柳杉”,每年每株能获得3元左右的收入。
   塞罕坝林场,2018年8月完成了首笔3万多吨的造林碳汇交易。据预测,30年周期内产生的470多万吨净碳汇量或将带来上亿元收入。
   “如果不加快降低排放强度,未来支付的费用将越来越多”
   如此看来,就是一笔此消彼长的账。同时,《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预测,到2030年我国平均碳价或将上升到93元/吨二氧化碳当量,相较2020年再涨90%左右,到本世纪中叶更是可能达到167元/吨二氧化碳当量。
   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包括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造纸等行业,据悉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前期准备工作。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