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保

敲定新一轮发展着力点 万亿元长江治理蓝图已成型

时间:2020-11-18 14:33:58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新时期,长江经济带有了新的发展思路:“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覆盖沿江11省市,经济总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发展潜力巨大。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5.78万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但同时,长江生态环境日趋严峻。作为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迄今长江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形势依然严峻,长江流域整体性保护不足,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加剧。此外,30%的环境风险企业位于饮用水源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
   不堪重负的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刻不容缓。“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0字道明了长江保护的方向。2016年印发实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随即,“长江保护修复”被列为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之一。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成为沿江11省市最紧迫的任务。5年来,沿江省市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尽管长江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源头治理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张波说道。长江大保护是全流域统筹的挑战,对环保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加高瞻远瞩的部署。共抓大保护做的是减法,转变的是长期发展模式。
   从解决问题的根源入手,加强统筹协同治理,巩固提升污染治理成效,突破面源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保护难点。把握好长江上、中、下游之间的差异,坚持“三水共治”(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力争在“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持续提升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围绕“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系列战略构想和重大部署也蓄势待发。另据两部委年中发布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长江经济带将着力5个重点工程,推动陆海统筹、河湖联动的综合协调治理模式。这些修复工程总投资需求将在万亿元以上,甚至更多。
   这也意味着,具有万亿投资规模的长江生态环保修复市场开启。长江沿岸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将释放产业机遇,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更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另据E20数据显示,仅在2019年上半年,长江经济带10省份的水务项目投资额占比全国投资额的56%。根据国内券商测算,过去3年里长江经济带污水处理投资市场空间约为1642亿元。同时,长江沿线广大农村地区的污水、固废等治理市场亦将相继打开。
   如果通盘考虑长江大保护综合性系统性建设(农村面源污染、水利工程等),且将时间轴拉长至“十四五”,由此催生出的市场体量则将超过前述数值数倍之多。因为长江经济带投资很大,光是管网投资就有几万亿的规模,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估计。更为利好的消息是,2020年近六成生态环保类专项债投向水务项目,水务板块后期增长有保障。其市场空间的加速释放和运营体量规模的提升将给水务工程和运营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nbsp;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