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 福建新闻

株洲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已达300天提前39天

时间:2023-11-13 13:04:08  来源:闽商界  作者:闽商界  点击:

与此同时,一系列相关信息也迅速被挖掘出来:今年1月至10月,株洲市区空气质量合格率为91.5%,PM2.5、PM10浓度改善率均位居全省第二; 2013年至今,株洲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上升百余位,成为全国空气质量变化最大、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地区……

看着随处可见的“株洲蓝”,株洲人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品味着闪亮的环保数据,外人的脸上写满了惊讶和敬佩。 今年4月,中国环境报社、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授予株洲“中国绿水青山模范城市”称号。 这是株洲继获得国家绿色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后的又一张“金名片”。

从“污染名城”到“中国绿水青山示范城市”,这一华丽蜕变,为株洲老工业城市转型、新旧动能转换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也是株洲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的典范。

株州动力谷_株洲动力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_株洲动力谷

攸县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着。株洲市委宣传部供图

转变观念——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

湘水清,天青。 冬天的株洲依然热闹美丽。

尽管冬风带来寒冷,但株洲湘江风景区依然宜人。 一簇簇的植物不肯褪去绿衣,秋菊依然顽强地绽放着金黄的颜色。 在旅游步道上,游客可以跑步、放松、聊天、悠闲地享受闲暇时光。

“现在湘江水这么清澈,空气这么好,呆在家里不出去真是浪费,现在有事就出去走走,生活真好”滋补。” 在风景如画的凉亭里,一群老家伙正在弹唱《株洲老人》。”李春波说。

回忆起过去的株洲,李春波说,像他这样的老株洲人几乎感觉“仿佛与另一个世界隔绝了”。

“天灰地尘”曾经是株洲挥之不去的城市记忆。

当时,市区清水塘工业区还是全国知名的工业集群。 鼎盛时期,拥有重化工企业261家,其中包括株洲冶金工业有限公司、中盐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央企。工业区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累计纳税近500亿元,创造160多项全国第一。

然而,亮丽数据的背后,是清水塘地区长期未变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污染最严重的年份,其“三废”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二。 与此同时,由于清水塘地区等重化工企业的联合“行动”,株洲市区酸雨出现频率也达到了惊人的79%。 2003年、2004年,株洲市连续两年戴上“全国十佳空气污染城市”黑帽子。

因业而兴,也因业而困。 如何摘掉“污染城市”黑帽,推动传统工业城市华丽转型,是对株洲市决策者的考验。

总结经验后,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问题。 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我市始终牢牢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创新绿色发展机制,坚决做“加减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绿色发展方式。 、提高发展质量:

“减少” -

全市大力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冶炼、化工、煤炭、钢铁、建材等一大批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大幅退出。 共关停污染企业、畜禽养殖等1670家。 市场上有 1553 栋房屋。 在此过程中,全力打赢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攻坚战成为关键战役。 一名壮汉砍断手腕,用最后一口气战斗。 短时间内,株洲市将株冶冶金工业有限公司等261家企业全部关停,直接效果是,原直接排入湘江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减少1800吨、190吨。 2019.

同时,该市还坚守“三条红线”,严把环评审批关,严禁上马“两高端一资本”项目。 2018年以来,该市共否决了90个不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项目,涉及投资70亿元。

“增加” -

以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为契机,株洲坚持坚持优势优先发展理念,踏上建设中国电谷新征程,与株洲共建“3+5+2”特色(轨道交通等三大优势产业、新能源等五大新兴产业、陶瓷等两大传统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一大批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不断涌现,新动能加速形成,新旧动能加速释放。

2019年,尽管关闭了近300家企业,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7.9%,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1.8和0.3个百分点。 中国电谷十大产业增长16%,占全市工业的75%。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58%,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1.6%。

黑烟消散,污水停止流动。 脱掉“黑外套”,穿上“生态服”。 灰色的天空、黑色的土地、污水逐渐消失,蓝天、绿地、碧水悄然归来。

经历了污染之苦,我们更能体会到“绿水青山”的可贵。 实现绿色发展,尽享“金银”之美。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下降”。 如今的株洲,已经摆脱了满身污垢的旧形象,正以更加清新、昂扬的姿态走来:短短几年,就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水生态城市。 文明城市、中国绿水青山模范城市等城市荣誉悉数囊括。

从传统工业城市到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株洲市的宏伟转型成为中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典范。

攻克顽疾——城乡环境处处美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场关系民生的硬仗。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体株洲人民的共同期盼。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是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当时污水口常年有酱油色的重金属废水与白石灰水混合着滚滚而出,气味刺鼻。” 时至今日,株洲市青下社区党委书记冯玉霞还在谈及这一“脏”变:“这里的下湾港变成了牛奶河、黑水河。当时,住在这里真的感觉很绝望。”

下湾港位于清水塘地区,周围有重化工企业。 几十年来,这些企业的生产废水通过下湾港直接排入湘江,形成了近5公里的重金属污染带。 大量的镉、铅、汞、砷等元素通过水中游走,不仅让周边市民苦不堪言,也给湘江下游造成了极大危害。

头顶一片天,脚下一片土,手中一捧水。 这些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资源,也是人们最期待改善的生存条件。

作为湘江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区域,株洲市以立即作风,给自己压力,主动作为,决心苦干实干,用铁艺为人民、株洲创造新环境。城市。 穿上绿色的衣服。

在此背景下,株洲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大绿色攻坚战:

聚焦蓝天300天,打好“蓝天保卫战”——

通过逐微克分析空气指标,积极努力,在控尘、控车、控排放、控燃烧、控煤“五控”方面取得实效,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13年的214天增加到2013年的214天,今年增加到300多天,空气综合指数连续六年下降。 株洲有望成为国家空气环境质量达标二级城市。

蓝天白云已成为株洲人“朋友圈”的常态。

聚焦全区二类水,打好“碧水保卫战”——

通过逐一清理河流水体,全面推行“河长制”,湘江保护管理第一、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第三个行动计划落到实处。 湘江株洲段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 今年1月至9月,庐江水质由Ⅲ类提升为Ⅱ类。 湘江株洲段、梅江水质持续保持或优于国家II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比率为100%。

湘江株洲段呈现出一幅“江水碧蓝,鱼儿游浅底”的美丽画卷。

聚焦净土及其沃土,打好“净土持久战”——

我们通过寸土寸金修复污染场地,全力加快土壤修复速度,严格控制新污染。 修复治理土壤27.64万平方米。 2018年以来,累计调整种植结构53.54万亩,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 以上,污染土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一幅绿地沃土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抬头看蓝天白云,低头看郁郁葱葱。 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挫折后,株洲这座老工业城市已经“重获新生”。

如今,下湾港口堤岸已整修一新,水清草茂。 指着重新焕发的水流,冯玉霞笑着说:“美丽的霞湾港,是留给子孙后代最美的礼物。”

焕然一新——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株洲人民挺身而出迎接“蓝色”,齐声唱响“绿色协奏曲”,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万峰水的臭气弥漫着湖面,现在看万峰湖,风景如画廊。” 株洲市民李朝光游万峰湖后写下这首诗。 万峰湖原是株洲河以西的一条臭河。 经过治理改造,今年初成功入选全省30个“美丽江湖”。

从无人机上俯瞰万峰湖,依稀还能看到它的原貌。 发源于株洲市天元区太高水库。 在地上写下一个巨大的“7”后,融入滚滚的湘江之中。 “它长8公里,以前是一条臭河,宽两米多,每年稻熟季节,河水倒流,淹没稻田,惨不忍睹。” 万丰湖社区居民罗艳飞回忆。

万峰湖治理是“一号工程”的关键一步。 湘江保护管理省“一号重点工程” 株洲市立足实际,按照“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唱响“三部曲”:对原有8公里长的河道进行全面清淤疏浚; 沿河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规范畜禽养殖、车间企业排放污水,将污水接入污水管网,确保畜禽全部退役; 万丰湖建设依托河湖自然资源优势,结合周边地区规划,将水利建设、生态修复、河道治理、防洪工程和园林工程有机结合,打造万丰湖生态景观工程。

整修后,万峰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占地2000亩的生态景观项目,水体面积1000余亩。 拥有湖心小岛、滨水码头、滨江步行道、绿草广场、阳光沙滩、体育广场等景观,形成了具有滨水特色的自然景观。 整治后的万丰港不仅成为市民旅游休闲场所,还起到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作用。 万峰湖管理经验成为株洲市推行河长制的亮点和典型经验。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最普遍的福祉,健全的生态环境体制机制是人民福祉的有力保障。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从“株洲的骄傲与株洲的痛苦”荣辱结合,到走上以“中国电谷”为主体的绿色发展之路,株洲全城拥抱“蓝色”,催生了一个矛盾生产与生活之间。 真正的和解。

近年来,株洲积极实施节能技术改革,推进绿色制造。 目前,全市有环保企业143家,预计今年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到330亿元。 这些企业主要由环保产品企业、环境友好产品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生态环境服务企业组成。 他们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污水处理产品、电动汽车、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并从事污水处理业务。

同时,该市还大力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绿色转型。 近年来,累计实施节能技改项目322个,推动241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自主审核,立项国家绿色制造项目11个。 有企业(厂)26家。

作为株洲市环保主战场,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正取得可喜进展。 按照“六年大成、十年建新城”的目标,通过实施新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老工业区异地生态治理开发区已基本建成,“一桥一塘二十二工程”正在大力推进。 “路”建设,三一石油智能装备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清水塘老工业区正在加快向生态文化科技新城转型。

以大力推进老工业区绿色改造为契机,株洲市还大规模大力实施生态环境美化。

通过推进国土绿化行动,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人工造林90.33万​​亩,封山非林地和稀疏林地137.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11%。

株洲动力谷_株洲动力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_株州动力谷

炎陵县美丽田园风光。株洲市委宣传部供图

该市通过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扎实推进以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治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改变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四治理一改革”工作。 全市100%的行政村建立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建设农村小型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100个以上,提前实现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5%的目标,建立垃圾收费制度82.3%的村庄实现了系统化。

岸边的兰花不是梦,水天一蓝。

随着每一项工程的推进、每一项工作的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在株洲市广泛树立,辖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净土沃土、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株洲真实呈现。 在人们面前。

画一幅风景画,写一篇优秀的生态文章。 扣人心弦的“绿色交响曲”回响在中国电谷! (文/博润翠琳黄玉辉)

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地理蹊)2016年10月21日(周四)
株洲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已达300天提前39天
95后姑娘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她的父母和老师都提到了这些特点
情侣合伙做生意好吗要不要跟男朋友开店
石油大学在东营奋斗42年,曾排名国内前40
美容界的“爱马仕”,三年稳赚45.8亿元美丽田园
全面恢复山林,用“风机路”推进全域生态修复
“美容界的爱马仕”美丽田园的闯关港交所
宇博智业产业研究院最新的十大品牌排行榜
中国茶叶品牌十大排名,你知道几个?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