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民航“牵手”5G 产业链公司提前布局

时间:2021-05-15 08:54:52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中国民航的“5G时代”即将到来。民航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民航新一代航空宽带通信技术路线图》,重点描绘了“民航+5G”的未来发展路径。面对新机遇,众多产业链公司纷纷行动起来,从通信设备商、网络运营商到航空服务商,都在抢跑这一新赛道。

  记者了解到,华为、中兴通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公司积极布局智慧航空产业。去年,华为公司与江苏蓝天航空航天产业园旗下天一机场专用设备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组建华为天一5G技术创新中心(TH5G),助力民航建设智慧机场。另外,中国卫通主导的中国第一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去年实现了首航,还在空中实现了直播。

  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积极创新,推出了业界首个5G ATG解决方案,可支持1200千米/小时的超高飞行速度以及300千米的超广覆盖半径,用户在万米高空仍可获取稳定、高速的体验,目前正在积极推进5G机上无线互联的落地。

  网络运营商方面,中国移动等3大运营商推出了基于5G的航天产品体系。去年11月,中国移动发布OneSky智慧民航发展策略。该策略主要构建智慧民航“2-1-3”体系架构,即2张精品网络、1个智慧平台、3大应用。其中,2张精品网络包括高精度定位网以及5G蜂窝网,实现毫米级定位网络;1个智慧平台即指中国移动OneSky智慧民航平台,包括智慧机场、网联无人机、地空通信3大子平台;3大应用则包含5G智慧机场、5G网联无人机以及5G地空通信。

  借助5G在物联网方面的独特优势,5G在飞机维护修理方面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例如海航控股旗下海航技术,作为海南本土飞机维修企业,在国内率先探索“5G+AR”远程维修应用项目,并获通用电气“波音B787发动机维修项目”授权。

  航空公司方面,东方航空与华为、中国联通合作推出了基于5G的“智慧出行”服务。除旅客信息识别和行李管控外,服务场景还包括贯穿值机、安检、登机、摆渡车、机舱口等各个乘机节点的自助人脸通行,以及云VR、高清视频、云游戏等影音体验。上述服务以5G网络为传输渠道,结合了人脸识别、AR、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民航业第一个覆盖购票到机舱口登机全流程的5G网络商业应用,应用维度包含旅客、行李、信息三层。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