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因“996”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 治好“996”这场“过劳病”监管必须动真格

时间:2021-03-13 10:57:26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摘要 【因“996”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 治好“996”这场“过劳病”监管必须动真格】近年来,因“996”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公众和媒体批评“996”的声音也从未停止。但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常态化,甚至被部分公司直接写在规章制度中,并衍生出了“弹性工作制”“大小周”等隐形“996”工作模式。(半月谈网)

  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他表示,当前我国“996”问题处于企业失控、监管失序、工会失灵的状态,鲜少见到“996”企业得到处罚,劳动监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劳动者维权困难。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制度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建议对“996”工作制进行监管。

  近年来,因“996”工作制猝死、积劳成疾的新闻并不鲜见,公众和媒体批评“996”的声音也从未停止。但这种畸形的加班文化,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常态化,甚至被部分公司直接写在规章制度中,并衍生出了“弹性工作制”“大小周”等隐形“996”工作模式。

  尽管我们早就清楚“996”会损害劳动者权益,也无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同样意识到“996”与奋斗无关,与利益有关;我们更明白“996”是违法的,但全社会对于“996”的抵制却一直停留在呼吁阶段。对“996”的声讨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呼吁过后依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是监管的失灵。要让“996”不再猖獗,监管必须动真格!负有监管责任的相关部门应出台具体措施,并有针对性地对违法企业依法进行严厉处罚,让劳动法在“996”这类畸形加班文化面前显现出足够的震慑力和约束力,而不是仅仅在纸面上空转。唯有如此,“996”这个困扰着整个职场的“过劳病”才能被根治。当奋斗回归本色,劳动者和企业方在法律的框架内走向共赢,中国经济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文章来源:半月谈网)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