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仲裁工作情况如何?司法部:截至去年底共设260家仲裁委员会 12月23日,《中国仲裁司法审查年度报告(2019年度)》在京发布。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姜晶在介绍全国仲裁工作总体情况时透露,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设立260家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6万余人,累计处理各类案件300万件,标的额4万多亿元,案件当事人涉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姜晶表示,2019年全国253家仲裁委员会共处理案件48万余件,其中,传统商事仲裁案件为281403件,比2018年增加93875件,增长50%;案件标的总额为7620亿元,比2018年增加670亿元,增长率为9.6%。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和不予执行的仲裁裁决始终在1%以内。 姜晶介绍,2019年以来,司法部推进现行仲裁法修改工作。组织开展了仲裁法修改理论研究课题征集、委托、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专家论证、座谈研讨。 同时,加强涉外仲裁能力建设,司法部会同国资委政策法规局、委托中国政法大学仲裁研究院,组织开展了百家涉外企业和百位涉外律师的涉外商事仲裁需求专题调研,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服务举措,积极支持和培育打造面向世界的仲裁中心。 加强仲裁宣传和国际交流,充分利用境内外各类大型、高端经贸研讨活动宣传中国仲裁,指导支持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仲裁机构开展仲裁国际交流活动五十余场。并加快中国仲裁协会筹建工作。研究推进仲裁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综合体制改革。 姜晶指出,互联网仲裁发展也在推动中,2019年全国有31家仲裁委员会采取网上仲裁方式处理仲裁案件20万余件,占全国案件总数的42.21%。“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间,各仲裁机构积极通过网上立案、网上审理等方式办理仲裁案件,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仲裁法律服务,也为推进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仲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升。据悉,截至2019年底,仲裁服务已全部进驻地市级以上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12348热线平台和省级以上法律服务网络平台。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姜晶图片来源:中国法院网 (文章来源:封面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