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可以玩的博览会”本周末来袭 遇见“非遗+”的N种可能

时间:2020-11-23 14:31:40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可以玩的博览会”本周末来袭 遇见“非遗+”的N种可能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11月23日报道: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每年都受到市民观众的热烈追捧,尤其受到亲子家庭的青睐,被大家称为“一个可以玩的博览会”。11月27日至29日,2020第六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4号馆举行。9000平方米的展会面积,分为非遗美育版块、非遗扶贫版块和国际手造品牌版块。

  本届博览会主题是“协同创新、快乐前行”,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教结合”支持项目,也是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统工艺工作站”支持项目,聚焦“非遗美育”“非遗扶贫”“城市手工”方面的社会成果展示。

  面向上海大中小学生,博览会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美育体验课程,激发动手动脑,提供人文艺术滋养。展会期间将推出 “二十四节气非遗美育课程”体系,共计50门课程,涉及50个非遗项目和民俗活动,并向学生观众提供3000个公益课程名额,同时将发布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的“非遗美育小蜜蜂IP”。此外,上海各大中小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机构、城市手工品牌等,在博览会现场将提供近千门手造体验课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将带来紫砂陶体验课程、上海市园林学校将带来艺术插花系列课程等。

  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的指导下,全国先后设立的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18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走出了文化扶贫的道路。“在家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是疫情期间居家就业扶贫增收的生动写照。博览会邀请来自中西部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的非遗扶贫工坊和非遗传承人,带来蜡染、刺绣、编织、竹编、泥泥狗、铁艺灯笼等非遗项目,涉及藏族、苗族、彝族、白族、土族、羌族、纳西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传承人,在现场进行非遗展演和销售,并提供民族服装体验拍照空间。

  国潮国货也将在本届博览会上集中呈现,观众可以在“大孚飞跃”展位上看到潮牌土布跑鞋,在手工课程区体验“琼树生花”曹素功徽墨绘制,还可以在“汉未央”展位感受大汉宫殿和汉服之美。老字号、新国潮、红色文创等元素,将出现在博览会现场。穿梭其中,您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和民族范。

  自2015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的博览会采用展览展演、体验课程、创意市集、文化课堂等多元沉浸式展示方式,发挥高校创新力量,为非遗活态传承和公众美育教育搭建了一个平台。2020第六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由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手造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创意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

(文章来源:东方网)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