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西安“一院一所”两翼齐飞引领科技成果转化

时间:2020-10-08 09:39:51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西安“一院一所”两翼齐飞引领科技成果转化

  位于陕西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院”)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光机所”)近年来通过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让科研人员告别“冷板凳”,让技术成果拼出“热产业”,成功探索出一条转化重要科技成果的捷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作为我国首批242家转制的科研院所之一,西北院转制20年来,通过实行“三位一体、母体控股、股权激励资本运作”的创新发展模式,已从单一科研单位发展成为我国集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的稀有金属材料领域中的科技型“领头羊”企业

  而光机所自2013年创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平台——中科创星以来,通过“拆除围墙、开放办所、专业孵化、创业生态”的创新发展模式,让一批拥有高精尖原创技术的科研人员走上了成果转化之路。截至目前,已先后孵化培育了348家企业,基金规模53亿元,累计实现投资34亿元。

  在今年战“疫”斗争中,中科创星联合创始人米磊与其早期孵化企业中科微影联合研发出的“扎针神器”——血管成像仪就派上了用场。捐赠给多家湖北定点医院的56台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帮助医护人员解决了在身穿厚重防护设备情况下给患者打针输液的难题。

  科研院所办企业、闯市场也走过“弯路”。西北院2000年成立首家控股子公司——西部材料公司的时候,以整建制的方式划出6个研究所、300多名科技人员,一度对研究院的科研工作产生影响。随着孵化体系的成熟,此后再成立新的子公司时,西北院就只需派出少量团队,比如成立资产规模比西部材料公司还大的西部超导公司时,西北院只派了7名技术骨干,既避免了让“母体”伤筋动骨,又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

  为解决科研人员在创业过程中的“硬件”痛点,光机所于2015年成立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为初创硬科技企业提供价格昂贵、利用率不高但又必不可少的重资产设备。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平说:“得益于光机所搭建的这个平台,我基本上是拎包入驻、拎包‘创业’,节省了1000万元左右的购置设备资金。”

  去年年底,西安高新区与光机所拟定一体化发展方案,提出把西安光机所打造成为西安高新区创新创业孵化的“发动机”,把西安高新区打造成为西安光机所创新模式推广复制的“试验田”,双方决定成立硬科技创新研究院,打造年产值千亿元规模的硬科技产业集团,共同放大“西光模式”效应。

(文章来源:新华网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