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戴德梁行:大交通带动交通沿线商业开发

时间:2020-03-24 20:18:47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戴德梁行:大交通带动交通沿线商业开发

  日前,戴德梁行发布《大交通商业发展》报告,探索近年在城市与商业发展上遍地开花的“大交通”及“产城融合”模式如何在商业市场上继续大放异彩。报告认为,“大交通”时代的到来,为依托交通线、交通节点、交通枢纽及网络发展起来的商业或商业综合体项目提供了无限可能。

  部分具有交通优势的商业项目,具有庞大客流量的先天优势,因此,在兼顾片区交通便利及服务消费人群之余,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报告指出,过往的大交通商业普遍存在配套单一、业态乏陈及品牌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由于各类交通动线的混乱交叉,导致商业区分布与人流动线规划不合理,客群消费欲望被大大减低,项目无法有效将商业“客流”转换为商业价值

  戴德梁行商业地产部高级助理董事温苑雯认为,一个成功的大交通商业项目,应充分调动好交通配套、财税收入、消费、门户及文化功能。大交通商业在带动交通沿线或上盖片区经济发展上有非凡意义。国内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在买地、建楼及卖楼中不断循环,无法实现长期稳定的财税收入及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大交通商业或TOD模式助立体结构与多重功能分区,进一步升级交通、商业及公共配套服务,不仅解决交通拥挤问题,更成为吸引投资企业入驻的“利器”。

  一方面,以“地铁+物业”建立广泛交通网络,每年通过轨道上盖物业的运营获取税收和分红,如港铁公司在香港投资营运的13个商业项目,涵盖43个地铁站点物业,开发面积高达1300万平方米,物业市值逾640亿元。另一方面,将大交通商业项目打造为片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商业标杆,有利于将项目塑造为消费、旅行目的地,进而最大化交通配套地块的价值,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报告中分析,目前国内大交通商业项目,以单一配套或“配套+商业”模式为主,在功能上仍有提升空间。在“配套+商业”基础上,叠加推广、微旅或打造多元化目的性的消费场所,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密度日益提升的高速公路网,激活了服务区商业的发展潜力。此类项目未来的突破点在于把握住大交通客流价值,以“主题+体验”模式取代过往的“功能+便利”,使庞大的客户群体从“过境消费”变为“停驻消费”。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