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疫情下的探索:一辆“餐巴”上的产业转型

时间:2020-03-06 21:13:59  来源:闽商界  作者:青鸾传媒  点击:

原标题:疫情下的探索:一辆“餐巴”上的产业转型

  两辆不大的移动篷车,20多道特色餐点……近日,来自福建莆田的15辆“餐巴”走向街头,成为“餐饮业寒冬”中的一抹暖色。

  中午12点,莆田雅颂居小区门口,两辆“莆田餐巴”移动篷车停靠多时,不少居民在车前选购午餐。记者看到,其中一辆篷车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餐点,从炸小虾、烧鸭等熟食,到羊肚、猪肚等半成品,一应俱全。而在另一辆车上,厨师正现场烹饪焖豆腐、咸饭等主食。

  这是由莆田市政府联合市餐饮烹饪协会共同发起的“莆田餐巴”活动。莆田市有3万多家餐饮企业,其中规模以上600多家,连日来,受疫情影响,市民外出用餐意愿普遍不高。

  如何自救?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决定,既然市民不愿出门,就把餐厅开到家门口、开到网络上。

  此前,协会为了元宵节活动筹资购买了15辆移动篷车,因疫情不得不闲置,在市政府的指导下,它们被整修一新,以“移动餐巴”的身份进驻莆田各个小区、写字楼和工业园区。

  莆田市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关玉标说,如今,“餐巴”在各个服务点建立微信群,提前一天发布菜单,居民可提前下单,线下自取,“自从2月22日进驻各地以来,每个摊点每天都有五六千元的销售额,大家都希望疫情过后我们能继续留在这里。”

  “餐车卫生有保障,又可以吃到正宗的莆田味道。”小区住户江剑华在摊点前买了焖豆腐给家里作为午餐。他说,小区居民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疫情期间,既要工作又要买菜做饭十分不便,“餐巴”的出现恰到时机。

  在关玉标看来,特色化的定制服务是“餐巴”受欢迎的一大原因。以雅颂居小区为例,瞄准居家住户,“餐巴”提供的多是半成品菜肴,即使是“烹饪小白”购买后只需30秒加工就可食用。而在工业园区、写字楼等,餐巴提供的多为套餐盒饭等。

  “助力复工复产”是莆田餐巴肩负的使命,一方面解决复工复产企业员工用餐问题,另一方面则帮餐饮业自身走出复工困局。

  据了解,莆田餐饮业复工率约60%,大企业在疫情中首当其冲普遍以外卖形式销售。

  “即使疫情结束,市民还有一段时间的观望期,餐饮业恢复常态还需几个月,这个平台尤为重要。”莆田市友德餐饮集团执行董事郭文辉说,有了“餐巴”,受困的餐饮企业得以抱团发展,酒店后厨成了中央厨房,员工成了服务员和厨师,上百人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

  莆田市商务局局长陈玉鹏介绍,下一步,当地将再采购100辆篷车,进驻各个地段,并开展“百道名菜进社区”“百位名厨莆田行”等活动。与此同时,开辟线上平台,吸纳更多餐饮企业进驻,以“企业牵头,龙头集聚,政府站台,规范运作”的模式,用互联网赋能餐饮业转型升级,将餐巴打造为长期品牌

  “以此为契机,把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转变为发展新机遇,促使更多本土企业在业态、产品、服务等方面持续创新,抱团发展,打造本土餐饮推广网络平台。”莆田市市长李建辉说。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