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吉利与奔驰各持合资公司一半股权 电动Smart中国造

时间:2020-01-08 19:32:41  来源:闽商界  作者:佚名  点击:

原标题:吉利与奔驰各持合资公司一半股权,电动Smart中国造

  随着整个汽车行业加速向“四化”转型,跨国车企与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电气化领域的合作愈加紧密。

  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控股”)和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下称“奔驰”)宣布: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双方组建的smart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smart Automobile Co。, Ltd。)正式成立,该合资公司总部位于宁波,并将在宁波和德国斯图加特各设营销总部。

  新的合资公司注册资金54亿元,双方各持股50%,合资公司董事会将由6名成员组成,吉利控股和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奔驰各委派3名。吉利控股方代表包括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吉利控股总裁安聪慧和吉利控股常务副总裁李东辉。奔驰方代表为唐仕凯(Hubertus Troska)、贝思格(Britta Seeger)和马库斯·谢弗(Markus Sch?fer)等三名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

  按照规划,双方将合力打造全新一代纯电动smart,其中,由奔驰的全球设计部门负责设计,而吉利控股全球研发中心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型将在中国的全新工厂生产,预计2022年开始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根据新车型开发规划,smart未来产品阵容将扩展到快速增长的紧凑型细分市场。

  作为戴姆勒集团旗下“电气化”转型的排头兵,smart此前承诺2020年实现全面的电气化,而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和资源。为开发下一代smart汽车,戴姆勒曾与“几个可能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最终与吉利牵手。“吉利能够提供很多优势,无论是对smart的品牌、客户和财务,我们相信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兼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松林此前在接受采访时曾谈到。

  目前,Smart面临的成本和规模问题,这是吉利的强项。以小车起家的吉利,多年来在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上都在同类车企中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吉利在加快向电气化转型,希望2020年集团90%的销量都来自于电气化车型,为此,不仅开发了全新一代纯电动基础架构PMA平台,能够满足全球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还与包括LG在内的电池制造商成立合资公司,以实现对供应链和成本的把控。这些可以为smart的全面电动化提供技术、资源和成本支持。在渠道上,吉利的加入将会助力smart完善中国经销网络,进一步挖掘消费市场潜力。

  在吉利与奔驰合资项目落地之前,长城与宝马汽车合资成立的光束汽车项目已于去年11月落地。长城汽车高级副总裁、光束汽车董事长赵国庆称,光束汽车将实现“联合研发,中国制造,服务全球顾客”的新业态模式,未来合资公司生产的纯电动mini车型,不仅仅只面向中国客户销售,还将面向全球市场。宝马集团研发董事傅乐希称,当今中国已成为创新的驱动力量,并在电动化和数字化领域引领全球市场。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台湾青年亲历大陆“民主协商实践”分享记
福州首票国际班列多式联运货物在马尾入境
今年1至7月厦门市外贸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9%
两岸青年“以舞会友”促街舞融合发展
(台海观澜)“海青节”折射两岸青年交流两组热词
福州再推5000个实习就业岗位助台青“登陆”发展
福州市仓山区闽剧协会揭牌 致力推进闽剧振兴
“通量―大气―遥感观测平台”:全球首个双塔通量观测平台在福建上杭揭牌运行
福建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于八月中旬在榕召开
“2023中国―东盟周”在福州开幕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