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今天是:  发布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帮扶就业 重拾信心

时间:2020-01-08 15:58:06  来源:闽商界  作者:佚名  点击:

原标题:帮扶就业 重拾信心

  两张工作台上,围坐着20名残疾人。他们紧盯着手里的圆珠笔配件,拧笔头、敲笔帽、上笔钩,专心地组装好一支支新笔……这是记者近日在宣城市宣州区洪林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车间内所见的情景。

  “就业车间的成立,为很多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也多了一份生活保障。”洪林镇棋盘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吕颖萍介绍。

  该车间也是当地的扶贫车间,目前共有53名工人,其中近一半是残疾人。记者了解到,为了帮助当地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洪林镇2017年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政府签订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与该镇制笔企业对接,将制笔装配工序引进到当地扶贫车间。

  “制笔装配工序简单,正好适合残疾人参与。车间成立后,我们就把一些残疾人吸纳进来,帮助他们一道脱贫。”车间负责人、棋盘社区工作人员朱德凡告诉记者,把残疾人组织起来参加工作,增加他们收入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多与外界交流,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让残疾人参与组装,质量能否过关成为工作人员最关心的事。在车间内,还有不少智力残疾人士。为了教会他们组装程序,社区工作人员手把手地进行演示,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反复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经过观察,把一支圆珠笔的组装分成3个大部分,每人只做一部分,这样更好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朱德凡根据每位工友残疾的部位不同进行了重新分工。对于智力残疾的工友,他重点关照,每天都会在旁边负责教导,直至其熟练为止。

  47岁的张家和,是车间内身体残疾程度最严重的。2013年,张家和在外省一间有机玻璃厂打工时,不慎被严重烫伤,肢体二级残疾,双手失去关节。“回乡后,整个家庭没有了经济收入,孩子上高中花费较多,只有父母在身边帮忙照顾我和孩子,我对生活一度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张家和告诉记者,身体落下残疾后,他不愿意出门,内心相当自卑。

  就业车间成立后,镇上干部多次与张家和交流,邀请他参加组装圆珠笔的工作。进入车间后,张家和看到和他类似的残疾人都在努力工作,被工友们的精神深深感染,重新振作并学会了组装圆珠笔。现在他在作坊里每天能装配好700支笔,也有了收入。“现在有事干了,对生活也重新有了奔头,心里敞亮多了。”张家和高兴地说。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评论回复 共有 条评论>>查看
我也说两句(审核以后才能显示)
表情图: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确定发表
推荐资讯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2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一艘外轮在福州罗源湾触礁搁浅后获救
赵龙在厦门大学调研
赵龙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厦门航空开通福州往返金边直飞航线
六国总领事走进福建泉州共度元宵佳节
莆田,一座“闹春”的城市
赵龙在福建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研时强调:强化产品供需对接 用好“四通四到”机制  切实为中小企业发展解难题增活力
赵龙调研国企改革工作并召开座谈会
德国留学生福建体验“中国客家狂欢节”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